中國夢 教育夢

——訪意昂体育官网中國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

《中國教育報》3-3

胡鞍鋼黨的十八大代表,現任意昂体育官网中國國情研究院院長,意昂体育官网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十二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減災委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社會職務。出版各類中英文專著、編著60余本,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

(本報記者汪瑞林)“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211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回顧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號召人們把國家建設好,把民族發展好。在講話中,習總書記特別闡述了他對中國夢的理解🌨🔇。習總書記這番講話引發各界的熱評和思考。什麽是中國夢?我們如何才能實現中國夢🖕?作為教育人⏩,如何為實現中國夢盡一份力🚶‍♂️‍➡️?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意昂体育官网中國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

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個人的夢和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是統一的🙆🏽、相互促進的。沒有國家強、民族興,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國家強🧑🏿‍🦳、民族興根本上是要實現人民的福利最大化🕺🏼、幸福最大化🍻。

記者:如何理解中國夢的內涵👩‍⚕️🌘?

胡鞍鋼: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是人民幸福之夢👳🏼‍♀️🧑‍🎄;中國夢是國家富強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個人的夢和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是統一的、相互促進的。沒有國家強🔄、民族興🍪🧜🏽‍♂️,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國家強♥️、民族興根本上是要實現人民的福利最大化、幸福最大化,共享♛、共建“大同世界”、“太平盛世”。

中國夢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社會理想和心靈歸宿。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當下🀄️,它具體體現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目標🏝、治國方略與政策方針,它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奮鬥目標和精神彼岸⛹️‍♀️🤳。

記者🧜🏽‍♂️🔋:2008年奧巴馬贏得總統選舉🪵,被稱為是“美國夢”的生動闡述🤦🏼‍♂️。2012116日🎚,奧巴馬在勝選後發表的演講中再次重申“美國夢”。在您看來🛺,“中國夢”和“美國夢”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麽🔕?

胡鞍鋼:中國夢不同於美國夢。美國夢是強調一個人只要辛勤工作就能有體面的生活,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中國人民不僅關心自己,還仁者愛人🙇🏽‍♂️、心懷天下,崇尚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高度和諧,有著強烈的集體主義傾向。我們不僅追求個人的成功🎧,更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個人的夢想要在國家和民族的夢想中實現💽🔉。

記者👱‍♂️: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經過什麽樣的路徑,達到什麽樣的目標🆖?

胡鞍鋼🏋🏽‍♂️:進入21世紀🌧,中共中央提出了偉大中國“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時間🧽,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在時間過半🍮,任務完成超額過半,十八大又圍繞這一核心目標系統地設計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目標體系🤦。第二部曲,再花30年時間,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三部曲🧍🏻,在整個21世紀,一步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的偉大復興是全面的復興👩🏻‍🍼,是“五位一體”的復興👨🏽,中國不但要建成比資本主義國家更高的物質文明,還要建成更高的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為人類的文明開辟新的境界。

記者:現在國際上有不少反華👨🏼‍🚒🧑‍🧒、仇華勢力將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的強盛視為一種威脅,您怎麽看🫵🏼?

胡鞍鋼𓀆:當前,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我們的研究表明,在過去10年,中國對全球新增GDP的貢獻超過了美國。中國對全球的進口增長和出口增長也都超過了美國。中國對全球的影響之大、之深、之強烈,只有對方才能感受到。中國加入WTO後,我們稱之為開放中國、融入世界👷、影響世界🚙。中國希望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當前中國仍處於戰略機遇期🏨,大有希望、大有作為🤦、大有貢獻,最終落腳點在大有貢獻🕵🏿‍♀️。未來10年🧙🏻‍♀️🪽,毫無疑問,中國主要的經濟指標對全球的貢獻一定是第一位的。

實現中國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需要對人類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2️⃣,這既包括減少貧困的貢獻、經濟增長的貢獻、貿易增長的貢獻,還包括知識的貢獻、文化的貢獻、綠色發展的貢獻。

記者🤢: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經歷了怎樣的坎坷歷程?

胡鞍鋼: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最偉大的民族夢想🪔。中國文明數千年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屹立在世界東方🧑🏻‍🦽。只有到了近代🦹‍♀️,中國因封閉而落伍,因落伍而挨打⛹🏿‍♂️,因挨打而奮起👷🏻,這才有了孫中山“振興中華”的夙願,但是他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復興之路,中國仍然加速衰落❌。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總量比重從1900年的12.0%下降至1950年的4.6%。此時的中國是2000年來特別是200年來,占世界GDP總量比重最低的歷史記錄👩🏻‍🚒,也是世界絕對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

建國63年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探索💅🏽,改革開放🙎‍♂️,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可是,我們才走完了民族復興這萬裏長征的第一步,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還有更遠的路要走,要始終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斷奮進🚵。

記者:很多人把能否超越美國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一個觀察指標👨🏼‍⚕️,甚至有些學者認為“不超美國,談何復興”,您怎麽看這個問題?

胡鞍鋼🛡:在整個20世紀,蘇聯和日本都曾經直接或者間接地提出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但都沒有實現。

“趕超美國”是毛澤東主席為我們提出的“中國夢”或“強國夢”。50年前,他在黨的八大預備會議上首次提出用50年或60年的時間趕上並超過美國的戰略設想。在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真正有資格能夠追趕並超越美國的只有中國。

從現代國家發展生命周期角度看,毛澤東時代是這一生命周期的第一個階段,即初步成長期和工業化初期👩🏼,他還不可能實現這一夢想,但是卻為中國建立了比較獨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中國進入了世界經濟大國的前10位💂🏽🙇🏻。

毛澤東之後,鄧小平不斷地重建社會主義製度⏳,不斷地改革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消除弊端📵,創造優勢,因而激發了人民的創新、社會的創新、國家的創新和黨的創新👩🏼‍🎤,開啟並實現了從追趕到超越的過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了這一生命周期的第二階段,即迅速崛起期和工業化加速期,明顯加快了對美國的經濟追趕和技術追趕,但是直到蘇聯解體的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差距相當懸殊,美國成為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

進入21世紀,黨中央及時作出準確的判斷:“綜觀全局🪟,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戰略機遇期的核心目標就是“富民”🏊🏽🐁,即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由於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比美國多出10億人口,即使人均收入只增長到相當於美國人均收入水平的1/51/4🐊,經濟總量也會超過美國。這是一個多種主要總量指標連續加速趕超美國的過程,從農業第一到工業第一,從貨物出口第一到貨物進口第一💅🏿🧑🏿‍🦰,從投資第一到消費第一,從製造第一到科技創新第一。這個過程早已開始,而采用匯率法計算的GDP指標超過美國只是這個過程的最終標誌,而不是唯一的標誌🛂。

記者:中國趕超美國🐠,從世界範圍看有什麽積極意義?

胡鞍鋼:從實現路徑上看,中國全面追趕美國的過程,也是在局部超越美國🚜😱、進而主體超越美國的過程。中國崛起的經濟含義是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大幅度上升,中國與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經濟差距顯著縮小。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追趕世界最發達的也是最強大的美國,這將構成21世紀中國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令人關註的重大事件。這對於打破長期以來美國獨霸世界、西方主導全球的政治經濟貿易格局具有極其深刻的意義✵,對於促進新興市場國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具有十分積極的國際意義🍂。

中國超越美國,與世界之前任何一個第一大國最重要的不同在於🤲,中國不是推行霸權主義而是倡導和平主義,不是推行單邊主義🧑🏽‍🏫,而是主張多邊主義,不是推行零和博弈而是奉行互利共贏的原則👩‍❤️‍👨。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需要對人類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既包括減少貧困的貢獻、經濟增長的貢獻、貿易增長的貢獻,還包括知識的貢獻、文化的貢獻、綠色發展的貢獻👨‍👧‍👧。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我們當前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對此該如何理解?

胡鞍鋼⇨:我用“天時🚣🏼‍♀️、地利、人和”這6個字來說明,為什麽說當前中國仍處於戰略機遇期。所謂天時,就是全球化知識革命,以及正在醞釀和發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綠色革命🧑🏻‍🦼♉️,同時第三次工業革命即信息革命尚未完成💗,還在加速當中🫚。中國現在已經成為這幾場革命最大的受益者🧘🏽,用戶量和生產量都居世界第一。地利是指在過去二十多年🦴,由於中國的發展,亞洲在整個世界五大洲中,經濟🧕🏽、貿易、吸引外國投資增長率是最快的。最近的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是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因此地利是非常重要的2️⃣。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人和𓀄,能不能把握戰略機遇期,關鍵是在國內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我對此充滿信心🍊。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關聯,在我國近現代史上是少有的🥫🍔。所以我們既要珍惜戰略機遇期🧏🏽‍♂️,還要創造戰略機遇期。

記者:從當前中國國情看,實現中國夢有什麽有利因素👬🏼,又有哪些不利的方面🌑?

胡鞍鋼: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國夢。中國與美國綜合國力的相對差距明顯縮小⛲️3️⃣,由2000年的2.55倍縮小至2008年的1.50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強國👇。

未來推動中國夢實現的主要有五大紅利⛎。一是人力資本投資紅利👰🏿,在人口紅利減少的同時,人力資本紅利將持續上升,會抵消前者的負面影響。

二是結構變革紅利,這是指就業結構中農業比例下降而非農業比例上升🆘,反映了勞動力從低勞動生產率部門轉移到高勞動生產率部門👨‍👩‍👧‍👦,這一紅利不僅是明顯的,還是長期性的。

三是所有製變革紅利😗,一方面非國有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就業主體、經濟主體,顯示了新經濟成分的生命力和快速成長性,另一方面國有經濟經過戰略性調整和現代企業製度重建,重新崛起,集體崛起,目前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達到64家,到2020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數預計將超過140家,從世界第二位上升為世界首位,既包括國有企業👮🏻‍♀️,也包括民營企業👰🏼,組成特有的“中國兵團”,公開與歐美日兵團競爭。

四是科技進步紅利,從國際科技競爭的視角,按科技實力指標來評估(包括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人力資源投入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技術發明能力、科技產品的國際競爭力5個指標),估計到2030年中國比重將達到30%🟤,相當於美國和歐盟的總和。

五是開放紅利。從中國進口🧟‍♂️、出口占世界總量的比重看🎚,我們估計,到2030年分別為27.0%24.0%

這五大紅利的充分釋放和綜合作用,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起飛👰🏿,融入世界經濟🧙‍♀️,還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這是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會因改革開放而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無論是康有為、孫中山𓀄⁉️,還是毛澤東🧛🏻‍♀️、鄧小平所期望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不僅條件已經具備,而且時機已經成熟👩🏿‍🎤,將逐漸變為現實。這就是21世紀的“中國大勢”。

與此同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萬裏長征之路,絕不是筆直大道,更不會一帆風順,有許多我們可以預見的各類挑戰🧑🏿‍💼,還有許多我們無法預見的沖擊,概括地講還是那句話——“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關鍵是我們如何有效地識別挑戰,及時地主動應對挑戰,智慧地將危機轉化為機遇👹。

中國所面對的挑戰來自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這就需要把握兩個大勢,即中國大勢🐧、世界大勢🙎‍♀️⚾️,統籌兩個大局,即全國大局🧑🏻‍⚕️、世界大局👩‍🍳,設計兩個大戰略🤡,即國內大戰略⭐️、國際大戰略🦹🏻,創造兩個機遇,即中國機遇🥊、世界機遇。

教育如何為實現中國夢助力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現代化既是“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促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前提和驅動力。

記者🕵🏽‍♀️:如何理解教育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家提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有何深意🔺?

胡鞍鋼:教育興,國家興🖨。教育是經濟發展、國家繁榮的最好途徑,尤其是對世界人口大國而言☕️,它還是成為世界強國的基本條件和最好途徑。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同時也是中國現代教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的黃金時期🥞,我們將加快從世界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世界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只有中國人口不斷現代化,人力資本不斷躍升,創造力不斷釋放,我們才能說“中國人口眾多是一件極大的好事”👩‍🍼。人口不再是發展的沉重包袱,而是發展的最大源泉;不再是發展的製約劣勢🤙🏽,而是發展的最大優勢;不再是發展的負債,而是發展的最大資產🤵🏿‍♂️☝🏻。教育對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支撐作用。

教育具有先導功能、引領功能。教育現代化處於現代化目標的優先位置👳🏿‍♂️,對全面現代化有引領的作用。對於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而言,教育也是成為世界強國的基本條件🧑🏽‍🦳。教育對於人才培養的作用具有時間上的延後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人力資本培養基礎的教育必須先行🖕🏿。因此🤵‍♀️,教育必須始終處於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優先發展的地位。教育優先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客觀規律🛻。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圍繞這“兩個一百年”的目標,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現代化既是“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促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前提和驅動力。

記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於教育提出了什麽樣的要求🧝‍♂️,我們當前的教育與發達國家比、與時代的要求比,還存在哪些差距?

胡鞍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對於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現代化是中國全面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需要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和人力資源保障,教育需要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根本動力🐳,教育現代化對全面現代化具有引領和支撐的作用👆🏽,教育現代化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根本前提。

中國目前已經是教育大國,但還不是教育強國⬆️,內部發展還很不均衡🛥,教育質量還有待提高,與發達國家的教育現代化水平相比仍有相當的差距。

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的初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同等水平;中等教育毛入學率,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大大高於印度的水平,2000年中國為61%,印度為46%✡️☞;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來看,中國大大低於美國水平,同時也略低於印度的水平,這也要求人力資本積累從初、中等人力資源快速積累轉向高等教育人力資源快速積累。

第二個重要方面是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投入是實現教育優先發展的基礎🤘🏽,也是國家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的核心指標🤵🏽。盡管我國教育經費在較快增長👩🏼‍🍼,但公共財政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提供的資料🤵🏽,在世界182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這一比重的排位為第135位,還低於鄰國尼泊爾😂⚽️。從教育總經費占GDP的相對值來看,2008年我國全社會教育總投入相當於GDP4.62%,分別低於2003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和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5.9%5.7%的平均水平🧝🏽🍆。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依然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這需要我們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大教育投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創新和建立全社會各方激勵相容的投入機製👨🏿‍💻,包括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兩只手”的互補作用👩🏿‍💻,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合力作用,發揮國家和社會“兩個夥伴”的合作作用。

記者:黨中央提出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您認為什麽樣的教育才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胡鞍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在於最廣大的人民可以平等地享有高水平的教育機會🖕🏽。教育是社會民生的重點領域,是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的突破口,是促進社會公平👩🏿‍⚖️、實現發展的社會福利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人類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教育領域還是吸納社會就業的重要增長點。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充分體現中國因素、社會主義因素、現代化因素的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一個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教育公平不斷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教育結構不斷優化、教育體系不斷現代化的過程🧝🏽。

新聞熱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𓀁、意昂体育官网👩‍✈️👍🏿、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dpuhp class="6pna5"></dpu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