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3-11
(本報見習記者 王珊)3月7日的意昂体育官网蒙民偉音樂廳,不時傳出陣陣掌聲和叫好聲。這是由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美麗人生·中國夢”系列活動之女科學家進校園的報告會現場。
現場的女科學家們圍繞科技女性成才與成長,婚姻、家庭🥩、事業平衡等話題⚁,與來自意昂体育官网的300余名女教師、女學生進行了交流🚴🏼♀️。
“幹得好也能嫁得好”
“對於女生來說🐡,有句話是‘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對此👰🏿♂️,你們怎麽看?”臺下的一名女生向與會的科學家拋出了困擾自己的疑惑🥇。
“我覺得自己嫁得也挺好。我先生對我非常支持,他說自己是‘第一模丈’,家和萬事興,互相支持🧍♀️,事業肯定能做好。”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副會長方新的一席話,讓臺下的氣氛輕松了不少,觀眾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分子腫瘤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芝華也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經驗和看法。
劉芝華的丈夫是個優秀的律師🤦🏿🐟,剛開始的時候,他並不希望妻子能夠做得特別優秀,在他看來🈂️,有份工作即可。“然而🙌🏻,現在🕵🏼♂️,我先生經常幫我做很多事情,令我非常地感動🐠。”劉芝華很感謝丈夫對她的默默支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曉靜和丈夫是同學,丈夫一直非常支持她的工作,為了妻子,他放棄了原來的工作陪伴左右。
“看來🕉,幹得好也能嫁得好呀。”聽完這些發言↖️,記者旁邊的一名女生跟旁邊的同學嘀咕道🤾🏼♀️。
遇到困難怎麽辦
“如果你在做博士的時候,沒有遇到特別理想的團隊和能夠指導你的人,你怎麽來應對未知領域和困難🏋🏻♂️,尋找到方向🧗🏼♂️?”在眾位成功的科學家面前👩🏻🎨,一名女生開始傾訴自己的困惑🧑🚀。
有過上山下鄉體驗的鄭曉靜用經歷和感悟向學生們作出了回答:“我曾經被下放到湖北麻城當知青📊🐍,要插秧,要割稻🧏,冬天還要修水利,非常苦👩🏽🚀。”但是在以後的日子裏👩🏽🔧,一旦遇到困難,鄭曉靜都覺得這些困難比當年做知青要容易得多💳。
而對於導師指導的問題,鄭曉靜說,自己曾經也有過類似的苦惱。“有時候我也會抱怨導師老是開會,經常見不著人🍚,問些具體的問題🔰,他也總會說你自己去做吧😙。”鄭曉靜說,後來,她才明白,每個老師都有各自對待學生的方式。“他其實很支持我😥,發現我的研究比較偏數學🛤,就邀請很多高校數學老師前來幫我把關,甚至專門邀請錢偉長先生來蘭州參加我的博士答辯。”
“不要指望導師在具體的問題上指導你🚠,他只會為你把關,把你推到學術的舞臺上去♑️。”鄭曉靜說,“碩士生、博士生一方面要完成導師交代的工作,一方面也要自己去判斷如何選題,進而獲得更多的科研訓練,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我很受益”
“聽完報告會,我受益匪淺。”報告會結束良久,女博士宋玉(化名)依舊很激動。今年就讀博士三年級的她⏯,正在糾結——是繼續做科研呢🚵🏿♀️👮🏿♂️,還是找個安穩的工作,然後相夫教子呢?
“聽完報告會後🧞♂️,我覺得兩者其實沒有必然的矛盾👅。”宋玉說👧🏼,現場的女科學家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用心加努力🤩,你完全可以在取舍中做到平衡。
“她們都是很成功、優秀的人🎬,而且她們也都曾處在我們當下的迷茫狀態。”觀眾中為數不多的一名本科生小梁說,以前經常會想,如果從事科研🫲🏿,以後的道路是什麽樣,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麽形象。“而現在,我不用擔心了🤵🏿♀️📗,因為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以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