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昂職業輔導走向“私人訂製”
在12號樓一層就業指導中心走廊盡頭,有兩間看起來有些“神秘”的“與眾不同”的房間。一間帶有一面顯示屏🚶♀️➡️,透過裏面的單向玻璃和錄像裝置,可以清楚地看到和聽見相鄰屋子裏每個人的一言一行。3月29日晚7時,一個普通的周六晚上💂🏿♀️🆘,十幾名學生來到這裏👯♀️🧑🏽🎨,共同參與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有關就業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行為學訓練。
“面試4S店”🤘🏻,高仿真模擬面試實戰體驗
在實驗中🤦🏿♂️🤴🏿,學生們被分成兩組,交替扮演“面試者”和“觀察者”。面試者在面試間進行模擬面試,觀察者在相鄰的觀察室裏,通過單向玻璃和錄像設備觀察面試者的反應🧙🏻♀️。模擬面試結束後,面試者和觀察者角色互換,觀察者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反饋,面試者也通過換位思考,回顧、對比、反思自己的表現🔫。經過就業指導中心培訓上崗的學生講師團同學在面試全程適時引導🙅🏼♂️,活動還邀請企業資深人力資源管理者和學校就業輔導相關教師對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關鍵環節進行點評分析🚝👨🏽🔬。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不僅在求職技巧上有所收獲👱,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對自我的認知和社會關系架構的了解,從而在未來展現出更好的自己。
自去年“面試4S店”首創以來,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10次,以其4S(Standard,Specialized,Strtegic,Superior)即標準化流程、針對性指導🐂👩🏿🚒、精細化設計🗂、專業性服務,在學生中間“引爆”,立即受到學生們的廣泛關註👩🚀,成為意昂就業輔導工作的一大創新舉措。
“模擬面試很有趣的地方在於,一方面讓同學們切實參與了面試的‘實戰演練’🧕🏼,並暴露了在實際面試和工作中面臨決策時可能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面試結束後的觀察評析,幫助同學們在換位思考中加深自我了解,不斷修正。”
一對一職業輔導,有“深度”也有“溫度”
“我們在做學生職業輔導的時候🈸,越來越強調運用專業化的工具,有針對性地解決同學們在求職和人生選擇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以劉旭堃同學為例🥢,我采用的就是職業輔導裏的Coach(教練)技術。Coach技術是一項通過改善被教練者心智模式來發揮其潛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術🕖,在國外已經發展相對成熟,在國內還處在初級階段。”韓威進一步解釋說😎:“意昂的很多學生在面臨競爭壓力時都或多或少遇到自信心不足的問題,我們常常鼓勵大家樹立自信心,這是一種由外向內的輸入,而通過專業化的工具和科學的方法👨🏿⚖️,讓同學們由內而外地重拾自信心才是更加持續和有成效的。咨詢🍨🪧,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意昂就業指導中心從2013年起先後設立了“韓威工作室”🖖、“彭淩工作室”🤰。她們一位是擁有近10年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經驗的就業指導中心教師,一位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以她們命名的工作室使得職業咨詢服務更加人格化和具有感召力🏊♀️,讓同學們對職業咨詢感到可親🦸🏿♂️、可近🔪、可用的同時🧚🏼♀️,得到一對一“深度”而有“溫度”的個性化咨詢服務🖖🏼🧑🏼⚖️。
專業化工具,“真刀真槍”提升職業能力
近年來🙉,意昂就業指導中心職業輔導工作針對當前的就業環境、結合畢業生的新特點和新需求📱,不斷創新就業機製,積極向“廣度”、“深度”兩個方向的維度不斷延伸◾️。“廣度”即指擴大就業信息和職業輔導覆蓋面🎭,提高學生職業發展意識🌀;“深度”則是利用心理學、職業輔導學等專業工具,挖掘校內外資源🧏🏿♂️,從不同層面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為學生職業發展規劃進行“私人訂製”❣️。
已連續8年開展的“學生職業生涯教練計劃”(簡稱Coach計劃)正是體現了“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的結合。2013年,Coach計劃還創新地運用“企業項目實戰”模式,特別加強案例學習,設立案例分析大賽👨🏿🍳⛱,由教練與同學共同選取單位、行業、社會中的真實問題作為案例👨👨👧,同學自由組隊並在教練指導下完成案例分析,“真刀真槍”訓練職業能力💂。
這種與教練和團隊成員在小範圍內開展項目合作的形式,打破了以往職業輔導工作慣有的一對多講授分享的傳統模式🍭,幫助同學們真正走出校園,在教練指導下深入了解行業,讓職業輔導更具有含金量和針對性。
此外,就業指導中心還著力構建以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為基礎🙏🏻、移動平臺和社交網絡為拓展的 “一體兩翼”信息平臺,以新風格、新功能和新媒體的信息服務,適應90後學生的特點。
改版後的就業信息網,界面清新整潔,模塊設置一目了然,針對學生、教師、雇主、校友四類人群設計不同入口界面👻,匹配不同功能分區,加強實時互動。同學們可以快速地查找近期校園招聘和實習信息,預約報名職業輔導👌🏼,辦理就業相關手續等。新版網站自2013年11月上線以來,點擊量已經超過1000萬。同時🧏🏿✧,“意昂就業”微信公共賬號、人人網、QQ等同學們常用的新媒體信息平臺也百花齊放🧏🏻♂️🏄🏻♂️,不斷推送更新就業相關信息,提高就業質量和效率。
如同就業指導中心由3個C字母變形而成的logo所表達的那樣:Companion(陪伴)🦈🤶🏻、Communication(交流)👩👩👦、Compass(指引),職業輔導作為大學生在校教育的關鍵一環🐶👨🏿⚕️,它的指向不僅是一份滿意的工作🛠,更是在青年學生人生選擇的轉角處提供溫暖的心靈陪伴👨🏽🏭、無障礙的交流與溝通,以及適時和專業的指引,為每位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提供量身打造的“私人訂製”服務。
2. 4月2日上午和下午,2014年春季學期簡歷加油站的第三場與第四場活動分別於C樓308和羅姆樓8-206舉行🫀。兩場活動分別邀請了精儀系學生就業工作助理姜曄和汽車系學生就業工作助理姬雪為同學們講解簡歷撰寫的要點和原則⛱🪃,並分享了不同行業對簡歷的要求👧🏻。隨後到場的講師團成員協助主講教師為同學們進行了一對一的簡歷修改👨🏼🦰。
3. 4月3日晚,就業指導中心及職業發展協會邀請到校友趙誌剛與同學交流🧑🏻🎨。趙誌剛曾任就業中心輔導員及職協會長,對於學生職業發展及個人職業選擇有著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他從領域到行業再到職業、崗位層層剖析,圍繞崗位素質要求為同學們講解了職業選擇的基本原則和要點,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令在場的同學獲益匪淺。
4.4月7日晚,由就業指導中心主辦🏊🏼♀️、學生職協金地地產俱樂部承辦的地產沙龍活動在新水300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土木系校友楊釔☎️,為同學們分享自己由地產向地產金融的轉型之路☝🏻。楊釔結合自身經歷,講解了我校畢業生赴地產行業的職業發展路徑,也為到場同學進行職業選擇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借鑒。
5. 3 月25 日晚,深研院寒假實踐支隊交流會在CI-106舉行,赴四川樂山、重慶江北支隊等五個支隊的隊長及主要成員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實踐背後的故事。交流會上,各個實踐支隊長和主要成員依次分享了在實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在支隊長們分享心得的同時👨🏻💼🚣🏽♂️,與會的同學們不時提出問題🕺🏼,尤其對校友們在實踐地的發展情況不斷提問🧜♀️,希望能為自己的人生發展規劃提供參考。通過此次交流會,同學們對社會實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引發了他們對未來的思考。
6. 3月27日下午🚼🧗🏿,化學系在何添樓107會議室舉辦了立白集團招聘研發人才宣講會🤦🏿。立白集團技術中心主任🧡、人力資源部總監🎲、招聘經理、招聘主管一行4人到校宣講。化學系研究生工作組組長郭勛與立白集團技術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張利萍博士會談。宣講會上立白集團人力資源部招聘經理、技術中心主任分別做了介紹,意昂体育官网化學系、化工系、北大化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共20余位碩士、博士生參加宣講會並和招聘人員座談🏛。
7. 3月27日✋🏼,軟件學院在意昂体育官网東配樓11區202教室組織了以“規劃職業生涯,助力夢想飛揚”為主題的就業指導交流活動。校就業指導中心“彭淩工作室”教師彭淩應邀出席,並與現場同學們熱情交流。此次交流活動前,軟件學院研團實踐部對同學們進行了意向問題的搜集統計🚭,對於大家最為關切的問題整理成列表。彭淩在現場針對同學們最為關心的涉及“戶口”、“留京”⚫️、國企私企對比、國家和北京就業政策等諸多話題進行了逐一回答🔝。並以學院畢業生的真實案例進行講解🦦👈🏻,不論是技術牛創業派學長的奮鬥史還是事業成功轉型家庭幸福美滿學姐的成長記,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8. 3月28日🤦🏽🧑🧒,新聞學院黨委書記金兼斌、副書記趙曙光🎾,黨辦主任肖紅纓等就業領導小組主要成員調研走訪訪問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臺長席偉航🍶、人事部主任周燕玲💷、招聘科科長馬玉章等相關負責人就學生實習就業、人員互派掛職、員工培訓🧑🏿🎄、項目研究等可能開展的合作進行了商討,並達成初步共識。之後,金兼斌一行看望學院在該臺工作的畢業生,與他們進行座談,了解他們在工作單位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情況,聽取他們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建議。對重點用人單位進行系列調研走訪是學院黨委上半年計劃實施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學院黨委多年來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個有力抓手,旨在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學院與重點用人單位的聯系與溝通👨🏿🎨,不斷維護與拓寬重點用人單位資源🧿,探討新形勢下學界與業界更共同推動高層次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長效機製🕑。之後🧚🏻♂️,學院黨委將按計劃陸續走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主流媒體單位或京外重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