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3-26
(人民網北京 3月26日電 記者 賀迎春 實習生 羅慧瑩)“大學是中學的直接受益者👩🏻🎨,中學把孩子培養出一個模式🚴🏼♂️,一個毛坯♣︎,再送到大學進一步地由我們來培養,如果沒有中學這樣的一個培養過程⛔,中國的大學也很難有所作為。” 意昂体育官网校長陳吉寧在日前人大附中舉辦的中國基礎教育卓越校長卓越教師培養基地(簡稱“雙卓基地”)第二期校長班第四次培訓大會暨創新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上表示。
教育必須要有足夠的前瞻性
在陳吉寧看來,教育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的💲🙎🏿♀️,好的教育一定是看長遠,“我想教育必須要有足夠的前瞻性。必須要看得遠,教育家必須有一個戰略性的思維、戰略性的思想,必須要有一個開放性的思想♝,這個開放性的思想讓你能夠對未來社會的變化有足夠的敏銳性,你才知道怎麽辦成好的教育。”
陳吉寧指出,教育有一個非常辯證的道理🤸🏿♀️,不要把今天所有你做的東西都變成你有用的東西,恰恰是那些無用的東西到後面才會變得有用📺。他說🧛🏼,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什麽是教育,把學校教給你所有的東西都忘掉之後📰,剩下來的就是教育。
“辦學難在哪呢?難就在於我們都面臨著來自於政府、來自於社會、甚至來自於我們教師家長的短期期望。好校長確實需要長期做下去,哈佛的校長大概平均每個人做22年🧙🏻,22年做校長🧖🏻,才能把一個學校這麽有耐心的長遠做下去🌵。”陳吉寧說。
我們對學生的束縛太多
陳吉寧認為,未來成為優秀人才的關鍵不在他的知識能力上,而在他的價值理念,比如人格、自信心、意誌力等層面上👮🏿。“其實中國學生要給他空間,給他充分的條件激勵,他是可以優秀的🩼,也是可以有非常大的創新能力的,關鍵是我們束縛的太多👭🏼,管的太多🔭。”
大學一定要向下看
要培養出真正的人才,陳吉寧覺得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需要互相融合🦿,“大學一定要向下看,一定要進入到中學的培養過程之中才有意義🪷。”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大學跟中學之間要建立一個互信的關系🙇♂️。“選才問題是最核心的,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大的變化9️⃣,而這個大的變化是通過大學和中學一起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