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辦2013-2014年度畢業生就業動員大會暨就業經驗交流會🥌。黨委書記👨🏿🎨、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金兼斌🏌🏻♂️,副書記👘、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趙曙光,黨委辦公室主任肖紅纓,研究生工作組組長曹書樂等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搜狐網、外交部、北京電信、中信銀行等13校友代表應邀為畢業生做經驗介紹。
會上,黨委書記𓀖、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金兼斌做動員報告,他希望畢業生能堅持最初的理想𓀁🧝🏼♀️,在就業決策中留足夠的位置,不要完全做現實的考量👔,不要沖淡當初的決心,並對畢業生提出了兩個建議😇:戰略上要有信心👨🏻🏭👊🏿,戰術上做好選擇😛,有選擇性的☝🏿🏛、認真的考慮。金兼斌希望大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𓀛🔹,因此學院只能提供指導,就業歸根到底是學生自己的抉擇。金兼斌語重心長地告訴畢業生們✋🏽,不論現在多麽難過,一切痛苦終將過去。
趙曙光結合新聞傳播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大形勢,分析學院的整體就業情況,闡述了新聞媒體改製、公共部門就業等新趨勢以及學院的就業導向。針對部分同學的焦慮心理,趙曙光認為,焦慮是因為人生沒有目標。因此,同學們要盡快確定自己的目標。一味焦慮不解決問題。寫論文和找工作需要並行,不能在找到工作之前停下其他的工作。趙曙光希望大家能在一個行業裏面不斷歷練和成長,在某個領域成為骨幹和核心成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肖紅纓從職業輔導、就業相關政策、製度、紀律等方面做強調和解讀。肖紅纓表示,在成功就業過程中,就業規劃是前提,要了解自己(性格、興趣、價值觀🏦🦺、能力)、了解職場。充分信息是重點,技能技巧是保證🧗🏻,就業手續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最後😊,肖紅纓在就業心態和細節處理方面對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隨後,13位院友分別分享了各自的求職經驗🟫、目前工作情況和心得體會,並耐心回答學弟🍹🤐、學妹們提出的所有問題🌠。
從人民日報輾轉到了北汽集團的杜榕談了工作之後的兩點感受,忠誠很重要,誠信為人做事、獲取他人信任也很重要。來自人民日報的馬龍告訴大家🥁,不要為焦慮而擔心。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點👩🏻🚒。今年剛去人民日報的蔣雪婕則分享了自己的求職經驗🪝。
在新華社工作的鞠煥宗告誡將要畢業的同學們👩🏻🚒,要看重細節的表現。同時不要耍小聰明,要學會踏實地做“笨”的事情。羅捷介紹了新華社地方工作的主要內容和相關待遇,同在新華社的宋強則表示大家找工作要有目的的準備。楊榮榮則以自身的實習和求職經歷📄,詳細地介紹了新華社實習和應聘的相關註意事項🧑🦽。
來自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朱艷婷介紹了自己單位的招聘流程🦔,在中央電視臺工作的梁馨文介紹了自己在央視所做的工作,畢業去了外交部的王濤則介紹了自己求職的心路歷程。本科畢業去了搜狐工作的侯佳希告訴大家,要多嘗試🦢,不要自己把自己限製住🏃🏻🚴♀️。
作為去國企就業的代表,在北京電信工作的曹成剛和來自中信銀行的王卓彥分享了自己的求職經驗🥭。曹成剛介紹了通訊運營商的工作情況🎡。王卓彥則以“穩、靜、變”概括了自己想對畢業生說的話:穩是要自信,適應自己的工作;靜是要長遠打算💪,不要太計較眼見回報;變是要保持學習心態。
在現場問答環節,在場學生踴躍發言,圍繞就業過程中的困惑與院友代表積極互動。當被問到👨🏿💻:“找工作過程中,在意向單位的實習經歷是不是必須具備”時🙏🏻,在人民日報工作的蔣雪婕和來自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朱艷婷表示,自己在求職的時候都沒有在目前所在的單位的實習經歷,基本沒有影響。而在新華社工作的楊榮榮則表示,有實習經歷還是有相對大的優勢的🧛🏽♀️,對單位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場學生還就求職中處理多個單位的offer等問題與院友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
參加就業經驗交流會的同學們紛紛表示,參加交流會很有收獲🏦,從和優秀的學長學姐面對面的交流中,從他們的親身體驗中了解很多考試經驗和入職後的註意事項🦮,不僅對現在找工作很有幫助🤽🏼♂️,也對將來入職後的心態調整和職業發展大有裨益✍🏽。
研究生工作組組長曹書樂主持了上半場的畢業生就業動員大會🧑🦯,研究生會主席🥠、就業助理嶽小喬主持了下半場的就業經驗交流會🟰。黨委辦公室🌼、就業領導小組和研究生工作組負責人、就業助理及擬於2014年的畢業生10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嶽小喬)